德國的戰後文學,也就是廢墟文學(Trummerliteratur),事實上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歷史背景。
這倒不是因為戰後文學充滿著受壓抑的創傷,還有自尊民族性在人名的心中遭受踐踏,也包含著心理層面的廢墟文學。而綜觀德國的戰後小說文學裡頭,大部分的文學架構都是建立在回憶倒敘的框架上。引述葛拉斯的"錫鼓"、"蟹行"、"剝洋蔥",瑞秋賽佛的"暗房",甚至是齊格菲蘭茲所寫的經典"德語課"也是利用這種回憶或是倒敘的手法,將故事與思想給提引出來,這種方式在敘述文字的可讀性是遠比鋪陳或是時間跳躍的方式,來的清爽,引人思考。
從"履行職責的歡樂"寫出類似控制思想犯的作文,在歷史上總總的文明之中,都可以見識到類似文字焅的殘忍,這種殘忍並非只是在肉體上折磨的痛苦,更凌駕在單純心理上的折磨。
"他從來不忘記自己的任務‧‧無論是在繽紛的春天,或是綿綿細雨之中,
無論是在陰沉沉的星期日,還是在清晨或傍晚,
無論是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期,
他總是在自行車上巔頗,向自己命運的死胡同裡採去"
這種灌轍糾正的責任歡樂,也就是標準德意志在鼓舞或是控制人民服從思想的要領,稟棄對美的思考,對物的衡量,對情的價值,對夢的幻想,換取"職責的換樂"是齊格菲暗喻的事實。事實上整本德語課要闡述的就是在思想裡以道德情感對抗虛偽的理性(也就是對上級的盲目服從),描寫的藝術家心中基於對藝術本身的良心譴責,去杯葛泯滅人性的專制命令,唾棄著德意志政府非理性執行暴力政權所賦予的職責。
現在看來,德國把這本列為現今中高等學生的國文科目,某層面上卻讓我感覺到他們對自己心中的罪惡感仍然有著矛盾的情緒,當初光榮的民族心與面對歷史侮辱般的譴責,事實上德意志的思想仍然是種芽般的存在。
德意志戰後文學跟亞洲的區別其實相去深遠,比起亞洲文學所敘述的昏暗面,德意志的尚可以看到一點民族自尊的光芒,有點像是鼓舞的味道。
尚有許多,再慢慢寫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